发布日期:2025-02-10 18:28 点击次数:90
“现阶段,我们的个体常常同时会患有两种或多种疾病,这一人类‘共病’存在形态,是世界医学所面临的难题。”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家中医体质与治未病研究院院长王琦在今日举办的一场由2025微生态医药产业创新大会上表示,如何以创新模式解决这一难题,开展肠道微生态领域研究有一定必要性和迫切性。
肠道微生态平衡对于疾病的影响机制愈发清晰。去年10月上海交通大学与美国罗格斯大学在国际顶刊《细胞》上联合发表一项突破性成果称“科研团队首次鉴定出了肠道核心菌群对维持人体健康具有关键作用”,这些关键作用分别被称为“基石功能群”(有益菌群)和“病生功能群”(疾病恶化)。
王琦也表示,肠道菌群的失衡可能导致多种疾病的发生,“一方面,肠道菌群失调所导致的微生态失衡会影响上皮细胞的生长和分化,从而增加肠息肉形成的风险。另一方面,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也是引起肠道菌群失调的一大关键因素。此外,我们发现一种名为‘具核梭杆菌’的菌种与多种息肉相关,且在结直肠癌的发生和发展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王琦团队正在开展一项“肠息消干预结直肠息肉患者单臂临床研究”,该研究通过中药复方“肠息消”(功效包括健脾通肠、化湿解毒等)来调节肠道菌群的平衡,以达到抑制肠息肉生长和复发的目的,这与传统治疗方式如内镜下切除术、抗生素治疗等有很大不同。
该研究初步结果显示,经“肠息消”干预后,纳入的52名受试者的肠道菌群多样性显著提升,肠道菌群结构发生显著改变,其中具核梭杆菌和脆弱拟杆菌丰度显著下降。记者了解到,为积累更多临床证据,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宝山医院等10家医疗机构将启动“肠息消”的多中心临床研究。
王琦表示,下一阶段,团队将与其他机构联合开展我国10万人级的中医体质与肠道菌群关联研究,将传统中医药的理念和微生态学前沿技术相结合,更多地探索肠道微生态与中医体质之间的微妙联系,揭示微生态平衡对人类健康的重要作用。
王琦称,开展肠道微生态领域研究有三个前提。第一,是建设不同菌种保存、培养库;不同人群的肠道微生态有不同菌落,且菌落也有不同的分类,建库既能了解菌落情况和疾病之间的关联,也是未来的全球竞争资源。第二,可以基于充分的临床证据来进行肠息肉相关药物、菌群移植技术等研发,这些药物和技术的适应症还包括肿瘤、代谢、自闭症等疾病。第三则是要重视肠道微生态的产业聚集。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邹臻杰
相关阅读 公安机关全力解救在泰缅边境失联被困中国公民 开展相关案件侦查调查公安机关将继续保持对跨境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严打高压态势,紧盯不放、穷追不舍,深入推进专项打击行动。
104 01-17 12:11 去年我国出生人口954万人 比上年增加52万人相比2023年,去年我国出生人口增加了52万人,人口出生率提升了0.38个千分点。
356 01-17 10:28 国常会:研究推进足球振兴发展相关工作会议研究推进足球振兴发展相关工作,指出要加大力度落实各项政策举措,推动足球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
量子医学研究院将以量子计算赋能中国医疗数据安全和应用为目标,开展量子医疗算法真机验证研究,推进量子计算与医学研究深入合作。
169 2024-12-09 18:14 工信部:要开展6G频率需求及相关频率兼容前瞻性研究发挥频谱资源引导作用实盘配资,研究制定多领域无线电管理规定或开发利用指南,开展6G频率需求及相关频率兼容前瞻性研究,推动建立一批频谱技术创新中心。
34 2024-12-05 12:55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